2023 年度总结

2023 年将要结束,各大 app 变着花样地给用户生成年终总结。有一些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还能让我会心一笑,比如 B 站的这个:

现在娃在午睡,我难得空出了两小时,不如也来总结一下自己的 2023 吧。

裁员

四月份,我被字节跳动裁员。对此事件本身,我倒也没有多少可评价的。我并不以字节为荣,字节也不会以我为荣。但令人齿冷的是个别所谓领导在此事前后的嘴脸。长这么大,我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。有多仇恨?这么说吧,如果我面前有一个红色的按钮,按下它会让此人的脑袋原地爆炸,我会毫不犹豫地按下按钮!我出一万块按!

但只出一万,不能再多了。原因见下文。

四十

六月份,我四十了。生日那天,我在电脑前呆坐了一个钟头,试图写下些深刻的文字,不过结果大家也看到了——什么也看不到。我并不因此认为自己江郎才尽,我只想说,这是「文章憎命达」的体现。那边有观众说:「你不是刚被裁员吗?命达什么?」我只能回答:「叉出去!」

或曰:「四十不惑,你还惑吗?」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,我觉得这只是文字游戏。有没有惑,取决于对「惑」的定义。疑惑?当然有。迷惑?从未有过。

或曰:「四十了,觉得自己老了吗?」答:「没有。」我从未觉得自己在变老,我只觉得世界在变得年轻,变得陌生……

买房

九月份,上海出台「认房不认贷」新政。老婆掐指一算,在新政的加持下,我们踮踮脚,咬咬牙,也可以置换一套徐汇的学区房了。我对房地产和政策一无所知,但我大受震撼,果断拍板,换!

我们两口子跟着中介跑了几个周末,终于选下一套心仪的房子。中介效率极高,立刻约来卖家面谈。

「但我们自己的房子还没卖啊?」 「可以先买后卖。」

就这样,借着「认房不认贷」的东风,本着「先买后卖」的方针,我们一只脚踏入了市中心。买好了房子,心潮澎湃,在家感慨,我们可真是傻人有傻福啊!

傻人确实,傻福未必。

马修·派瑞去世

今年有不少我认识的明星去世,李玟,周海媚,但最让我意难平的,是 Friends 中 Chandler 的扮演者马修·派瑞的去世。

我是铁杆「F.R.I.E.N.D.S.」粉,但我接触 Friends 其实很晚,似乎是 2006 年才第一次看。当时我在好友 FF 家作客,百无聊赖,他随手打开他电脑上的某一集 Friends 来看。剧中,Phoebe 表示不相信万有引力,把科学家 Ross 气个够呛。这时有人敲门,Chandler 说:

Uh oh, it’s Isaac Newton and he’s pissed!

不算逗,但这份幽默可太戳我了。我当即要求从第一集开始放。第一集,Ross 离婚了,因为他的妻子是 lesbian。Chandler 在旁边自言自语:

Sometimes I wish I was a lesbian… Did I just say that out loud?

我咬着嘴唇,憋笑至面容扭曲。

后来,我把 Friends 看了不下十遍。Chandler 无疑是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。有时,我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:“sarcasm”,“lame with women”。看到 Chandler 在第六七八季有时瘦到脱相,有时又胖到令人脱粉,还会让我回忆起自己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沉沦岁月。Chandler 已逐渐成了我自己人生的某种投影,而他的扮演者马修·派瑞则是这个投影的具象寄托。

现在,马修·派瑞离世了。当我再看到 Friends 的片段,再看到 Chandler 谈笑风生,总感觉画面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黑白滤镜,让我无法真正开怀。

爷青结。

卖房

书接上回。我们买了房子,如同南美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,从此房价便一泄千里,覆水难收,每况愈下,至死方休。

我们买房时,那是不折不扣的天使买家。还价还得如此之少,少到中介都看不下去,主动帮我们又砍下去一截去和卖家谈。谈到了心理价位,我们便主动说不必再砍了,还是在中介的坚持下,又砍掉了五万。为此我还觉得过意不去。

现在轮到我们当卖家了,才发现原来服务器里都是会玩的大佬。天使买家?不存在的,清一色的恶魔。说恶魔也不客观,毕竟多数买家也并不是凶神恶煞。我换一个更贴切的形容:秃鹫。

秃鹫买家,不靠近,不离开,不沟通,不动声色,只是静静地等着,等着我们降价,等着我们的血再多流一些,鼻息再微弱一些,等到我们熬不过冬天,彻底凉透,然后他们再来享用。

娃醒了,不多聊了。强行呼应一下开头,不是提到一万块按那个按钮,不能再加了吗?去他妈的吧,十万我也按!一百万也按!